本报讯(记者任璐)河北是农业大省,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。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,已构成7个1000平方公里的细管区。
河北省自2014年积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以来,着力调整优化栽种结构,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技… 本报讯(记者任璐)河北是农业大省,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。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,已构成7个1000平方公里的细管区。河北省自2014年积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以来,着力调整优化栽种结构,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技术,试点区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,可行性构成力采行能力15.2亿方,减慢了地下水上升趋势。
今年,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由原本的5个市63个县,不断扩大到9个市115个县。小麦节水品种再行推展700万亩,总计超过1700万亩,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1/2;小麦耕作面积由104万亩不断扩大到200万亩。 实行结构节水,减缓建构适水发展的农业栽种体系。一是优化区域布局。
把生产条件好、水资源比较较非常丰富的山前平原区划界为小麦、玉米生产优势区,上图入册,严苛维护,重点反对。把山地丘陵、农牧交叠和黑龙港等缺水地区划界为粮食非优势区,调减低耗水作物,大力发展杂粮杂豆、薯类、油葵等抗旱作物。
二是优化品种结构。充分发挥中南部山前平原区小麦生产优势,发展强筋、中强筋优质专用小麦2700万亩。在划归“镰刀转弯”地区的张家口、承德等地主动调减籽粒玉米322.1万亩,发展青贮玉米150.4万亩,栽种蔬菜、中药材等高效作物171.7万亩。
三是优化栽种结构。积极开展季节性耕作试点,在深层水超采区,整村连片调减冬小麦104万亩,每亩补助金500元,探寻一季大自然耕作、一季雨饲栽种,一季生态绿肥“二月兰”等、一季雨饲玉米栽种的种养融合饲地模式。
实行农艺节水,大力推广节水品种和先进设备适用技术。一是推展小麦节水品种。检验40个小麦节水品种,在地下水超采区倒数两年补贴推展1000万亩,少采地下水多达5亿立方米。
二是推展农艺节水技术。深松整地4500万亩,提升耕地蓄水保墒能力。三是推展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。
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,因地制宜发展喷灌、微灌等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234.7万亩。 实行管理节水,建立健全农业水价构成机制。在水权制度改革上,对各县(市、区)农业用水量实施总量掌控,各县按灌溉面积将农业用水分配给各用水户,构建分水到户、水随处回头、清晰水权,在第一批49个试点县派发水权证475万户。
在农业水价改革上,创建农业水价精准补贴和节奖超罚制度,调动农民心态节水的积极性。
本文来源:博亚体育app下载-www.stmwood.com